8月21日,2025乡村振兴(长沙)论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科技引领 金融赋能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钱龙配资,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低空农业新范式构建、农村环境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通过政策解读和案例分享,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论坛由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陶怀颖、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竞、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韩长赋、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会长孙景淼等出席论坛。主论坛由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主持。
陶怀颖表示,强化科技引领和金融赋能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应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任务,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加大投入,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持续扩大粮油信贷投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大力推广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抵押融资等创新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金融支撑。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陶怀颖
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陈竞表示,湖南的脱贫实践正是我国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成功缩影。近年来,湖南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五千工程”,推动全省加快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三湘大地上加速绘就。此次论坛的举办既是对湖南乡村振兴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湖南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湖南将充分把握这次机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竞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韩长赋指出,当前乡村产业已突破传统范畴,呈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发展融合、多重要素融合的新格局。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也离不开“真金白银”,将科技与金融运用到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中去,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和装备创新,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翅膀”;在金融支持方面,要全环节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会长韩长赋
他表示,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一直以参与、推动和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积极协调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实施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行动”,引导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协会将以此次论坛为起点,进一步发挥智库咨询、桥梁纽带、资源整合平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钱龙配资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
在主旨演讲环节,孙景淼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城乡关系四阶段演进历程,重点阐释了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二十年实践探索出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千万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会长孙景淼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柏连阳结合湖南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成效,生动诠释了“向科技要粮食产量”的可行性。他建议从品种攻关、智慧农机研发、适度规模经营、精准补贴机制等十方面构建支撑体系,为各地粮食产能提升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柏连阳
“千万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源头。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罗东结合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介绍了中央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年度重点任务和有关支持政策等情况。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罗东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钱龙配资分享了该村践行总书记嘱托、实现山乡巨变的生动实践。他表示,未来十八洞村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奋力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
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平安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核心战略方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重大部署,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独特优势,精准聚焦重点地区在产业、健康与教育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持续打造面向村业、村教、村医的“三村工程”。通过持续开展产业帮扶、教育公益、健康提升等领域的公益项目,切实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落到实处。
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
平安集团党委委员、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分享了平安产险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的实践和思考。他介绍,近年来平安产险立足保险主业主责,不断整合集团综合金融资源,拓宽服务边界,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
平安集团党委委员、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介绍,基金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聚焦乡村产业痛点,在找准社会资源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切入点上持续发力,有效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文旅融合。下一步,将继续理清创新方法,找准工作方位,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
论坛现场举行了多项重要发布仪式。中国乡村发展协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发布“百镇百品 科技助农”活动方案。活动计划于2025至2027年间分三批在全国遴选100个农业产业强镇,通过“一所一镇”挂钩服务等机制,开展全链条科技赋能,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和品牌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示范引领。
“百镇百品 科技助农” 活动方案发布现场
“平安助力湖南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在现场正式启动。该计划为期三年,将重点围绕湖南乡村产业振兴核心需求,实施“强品牌、促增收”行动,并协同开展党建共建、村医村教帮扶与风险减量服务,构建“综合金融+公益”支持体系,助力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平安助力湖南乡村振兴公益计划” 启动仪式
论坛还首次发布《湖南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选集》。该选集由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编,系统梳理湖南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汇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全国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湖南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选集》发布仪式
乡村振兴论坛是中国乡村发展协会的品牌项目,自202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大会还同期举办“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论坛、构建低空农业新范式论坛、农村环境治理论坛三个分论坛。
据介绍,“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论坛主要围绕保险支持“大食物观”构建、农业保险精准承保、理赔实践运用、保险助力智慧农业示范打造、政企联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进行相关政策解读与案例分享。
构建低空农业新范式论坛以“绿翼引领时代·低空链接未来”为主题,旨在研究分享低空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多种全流程、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论坛邀请了多位低空农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行业专家等多位嘉宾到场分享讨论,并向全国各地参会代表展示低空农业设备与应用案例。
农村环境治理论坛以“让农村环境治理不再难”为主题,重点探索治理机制与模式创新,围绕长效政策保障、经济可持续运营、高效低成本技术推广等核心议题组织研讨,推介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实践成果。
此前,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召开了第六届四次理事会议。会议总结了协会在公益活动筹建、实施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行动等方面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对“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梳理。会议要求,各会员单位要胸怀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大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系统谋划当下和未来发展,明确重点任务和举措。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胡亦赟 实习生 谭心悦
国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