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课题,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课题并科学探索解决之道,是我们党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和经验。其中,有些课题是贯穿各个历史时期并在未来依然存在的,需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这些课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永恒课题”。今年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是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这一“永恒课题”的宣示。当前,学习教育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必须持续用力一体推进“学查改”,以“加减乘除”法为切口,在修好“永恒课题”上走在前作表率。
在理论武装上持续“加”劲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一是在常学常新中加温。在支部经常性学习会上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及相关材料,更加深刻感受到“作风”二字的温度,始终牢记作风之中有政治、有信念、有境界,切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二是在常悟常进中加深。列席参加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座谈会、年轻干部教育引领座谈会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座谈会暨新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集体谈话,进一步感悟到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这个“信”是顶层设计、领导带头的“威信”,是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是勇于自我革命的“自信”,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在常修常炼中加压。参与工委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辅导报告会,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铁”在规定具体、务实管用,“硬”在一步不停、寸步不让,从反面案例中警醒自己腐化堕落往往始于小事小节失守,必须自觉远离“小圈子”,警惕“小意思”,管住“小爱好”,在点滴小事中锤炼党性、在每个小节处守牢防线。
在真查实改上努力“减”项
对照2张清单、28个具体问题和10种隐形变异表现“过筛子”,立行立改、“减”项销号。一是从摆进自己中减去知识弱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重要要求,既把握“时与势”,又找准“路和桥”,不断推动知识扩容,更好跟上理论创新步伐、跟上“以高促高”事业发展需要、跟上工委部署要求,做到越干越懂行、越干越内行。二是从摆进职责中减掉能力短板。盯住文稿服务岗位职责,注重锤炼快速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搜集相关素材的能力、搭建框架结构的能力,努力扛得住文稿服务这个硬活。三是从摆进工作中减少风险盲区。严守保密纪律、严谨用密规程,严防涉密文件随手放、工作事项随便拍、图文识别随意用,时刻紧绷保密这根弦不放松。
在服务保障上注重“乘”效奕道配资
办公室工作大事错不得、小事丢不得、难事推不得、急事等不得,必须把学习教育中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极端负责的作风,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不断提升“三服务”质效。一是倍增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在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基础上,着力在办文上精雕细琢、办会上精心安排、办事上精益求精。二是倍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紧迫感。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努力做到今天的事今天办、重要的事立即办、困难的事想方设法办、琐碎的事见缝插针办。三是倍增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使命感。舍弃“做好自身工作就行”的小我意识,树立“做好工委工作才行”的大我理念,始终与工委各项重点工作同向同行。
在思想认识上不断“除”尘
办公室工作小到每篇稿件能否弘扬“短、实、新”文风,大到起草的讲话稿、新闻通稿能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都关乎工委作风形象,必须以小我过硬作风、过硬工作维护工委走在前、作表率的形象。一是扫除学风“静气”不够问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一字一字、一页一页、一篇一篇积累,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摒除文风“匠气”不够问题。坚持“文不厌改”,努力在反复琢磨、数易其稿中改掉晦涩难懂的语言、言之无物的内容、长篇累牍的形式,养成求真务实良好文风。三是去除作风“地气”不够问题。结合落实工委承担年度课题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确保找出的问题把得准、提出的对策用得上、拿出的成果过得硬。
【作者】林国良 [广东省直机关工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
【本文责编】张蓓蕾
【频道编辑】陈地杰 李卓华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实习生】徐鸣凯 高泉呈霨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国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